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总是将水泥、砂、石等建材产品按规范要求分批送检验机构检验,但往往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检验不够重视。其实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很多,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其性能直接影响其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比如减水率的大小和氯离子的含量。
混凝土外加剂应根据工程材料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配试验选择。各种外加剂都有各自的特点。使用时应根据外加剂的特性和使用目的考虑,如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加快模板周转等综合指标,即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
几种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
(1)防水混凝土应用外加剂的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关键是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堵塞渗漏通道,并应用减水剂和引气剂。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是保证初凝时分层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结合,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升,避免混凝土开裂。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即缓凝和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升,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3)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结构自重往往是主要矛盾。因此,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目的是配制高强混凝土,减轻结构重量,有效利用高强钢筋的应力。宜选用高效减水剂,可大幅度降低单位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可以解释为在按规定可以使用这种外加剂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中加入一种经检验符合相关标准的外加剂。如果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相容的。
几乎所有种类的混凝土外加剂都对水泥有适应性问题。例如,用几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某种高效减水剂(经检验符合高效减水剂的质量标准)配制混凝土时,在相同的配制条件下,一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减水率严重不足,意味着这种水泥不适合该高效减水剂,而其他种类的水泥则适合该高效减水剂。再比如,用某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经检验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速凝剂掺入,但未取得速凝效果,或掺入缓凝剂未取得缓凝效果时,可认为外加剂和水泥不合适。
在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剂方面,不同种类的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减水效果不同。对于同一种减水剂,由于水泥矿物组成、混合材品种及用量、含碱量、石膏品种及用量等不同,其减水增效效果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木钙糖蜜减水剂,用在以二水石膏为凝结调节剂的水泥混凝土中,其凝结正常,但用在以硬石膏(CaSO4)为凝结调节剂的水泥中,会产生凝结(假凝结)。还有一些水泥由于石膏含量不足(但达到水泥的标准性能)而与减水剂不相容,会造成快凝。
info@topdreamchemical.com
028-8436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