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讲水泥助磨剂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预拌(商品)混凝土在我国的逐步普及,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混凝土外加助磨剂本身就是一个系列,包括减水剂(萘系、聚羧酸系、脂肪族系、氨基系)、缓凝剂、早强剂、减缩剂、防冻剂、氯离子硫酸盐缓蚀剂,甚至很广泛使用的复合泵送剂等,但是,水泥助磨剂不能代替混凝土外加剂,它们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水泥助磨剂时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可以说这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工程师更关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成本、预拌混凝土的顺利施工以及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
水泥助磨剂中加入的部分早强激发剂应是选择性的,更好是“后续激发”,即在水化反应的中后期,激发外加剂或掺合料的强度,同时通过水泥细度和颗粒分布的改善,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掺助磨剂的水泥起码要对混凝土外加剂有良好的适应性,在不危及水泥本身性能和不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下。
其次,水泥是半成品,钢筋混凝土是产品,水泥里什么都不能加,长期以来,我国水泥和混凝土行业分属不同的行业管理,造成了水泥就是产品的错觉,其实水泥只是普通混凝土中的一种原材料,很多特殊混凝土都可以通过后续的混凝土外加剂来解决。
钢筋混凝土与其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研究这一体系中的一些问题时,我们的材料科学研究人员和从事水泥、混凝土、高分子材料、电化学腐蚀防护等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考虑全局并注意学科的交叉和各种材料的兼容性,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和结果。
此外,助磨剂通常在液体含量为0.02%~0.15%或粉末含量为0.2%~0.5%时保持相同的水泥强度等级,通过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比例,水泥熟料可减少3%~10%,掺合料总量可增加3%~10%,使水泥企业有更大的盈利空间,然而,随着水泥助磨剂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倾向于研究大量减少水泥熟料的助磨剂,但在笔者看来,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仅依靠助磨剂降低水泥熟料(> 10%)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今后助磨剂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
info@topdreamchemical.com
028-84363313